|
叉尾斗鱼是鲈形目斗鱼科斗鱼属鱼类。
身体稍延长,背、腹缘轮廓线浅弧形;头侧扁;吻短,稍尖突,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径;前、后鼻孔相隔一段距离;口小,上位;上、下颌均具细齿;唇较薄;无须;体被较大栉鳞,排列整齐。体灰绿色,背鳍及臀鳍灰黑,边缘红色。
叉尾斗鱼原产于中国包括海南岛及台湾岛的长江以南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
多生活在缓流水或静水等浅水区域。性好斗,喜阴,喜隐匿。 [5]属夜行性鱼类,白天也摄食,夜间比较活跃,能跃出水面。 [6]食性颇杂,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昆虫幼虫,也食丝状藻类。 [3]繁殖季节为4—8月,卵浮性。 [5]1尾雌鱼产卵200—300粒,多的可达400余粒。
叉尾斗鱼能摄食农田害虫,也可作为观赏鱼类。 [3]由于生存环境恶化和不当开发,种群迅速减小,在中国台湾被列为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浅水地区。食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雄鱼吐泡沫为巢,将卵汇集于中,雄鱼有护巢的习性。个体小,因体色鲜艳,且雄鱼好斗,是著名的观赏鱼。 [1]
和其它斗鱼科的鱼类一样,中国斗鱼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还长有褶鳃,可以直接从水面以上的空气中直接呼吸氧气。斗鱼以其艳丽的体色和好斗而为人们所喜爱。中国斗鱼生性好斗,而且偶尔会攻击其他的小型鱼类,因此建议不要将中国斗鱼与体型较小而游动缓慢的鱼类饲养在一起,当然为了避免成为大型食肉性鱼类的“点心”,也不可以将中国斗鱼和这些过于凶猛的鱼类共同饲养。
鱼体长可达5至10厘米。叉尾斗鱼对水质要求不严,在水温20至25度的脏水中,生长良好。喜食昆虫幼体和鱼虫,也食干饵料。性好斗,不仅互斗,又能吞食别的热带鱼小鱼,不宜混养。养时在水中多植水草并多放些石块,为其设置藏身隐蔽之处。要用大型水族箱饲养,环境光线要暗些。不能与别的鱼混养。属夜行性鱼类,白天也摄食,夜间比较活跃,能跃出水面。
主要价值
叉尾斗鱼是继金鱼之后被引进到西方的第二种中国观赏鱼,是西方国家最喜欢的观赏鱼种之一,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叉尾斗鱼对消除病媒蚊虫、杜绝蚊虫滋生也有重大作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