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anzhu 于 2024-1-24 14:28 编辑
藨草(学名:Scirpus triqueter L.)挺拔直立,色泽光雅洁净,主要用于水面绿化或岸边、池旁点缀,较为美观,也可盆栽庭院摆放或沉入小水景中作观赏用。全草入药,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等症;秆可代替细麻绳包扎东西。莲座状叶丛榄绿色。叶面有横向银灰色条斑,叶背有白粉,缘有小锯齿,复穗状花序从叶丛中伸出,小花序扁平。抗寒耐湿,为湿生植物。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成片出现藨草占优势的群落。
别称 野荸蔼、光棍子、光棍草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溪塘边、沼泽地及低洼潮湿处。成片出现藨草草占优势的群落。
抗寒耐湿,为湿生植物。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成片出现藨草占优势的群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喜水湿,怕干旱,耐阴。生长适温 13~19℃,冬季温度不低于7℃,其地下部可耐-15℃低温。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呃逆饱胀;热淋;小便不利
需要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慎服。
园林价值
适于盆栽观赏。
饲用价值
适口性劣等,幼期马、牛、猪、羊乐食。藨草质地柔软,产量高。可利用期为6~8月,供青饲。粗老之后纤维多,饲用价值降低。由于生长在水湿地或浅水中,造成收获和放牧的困难,故未被广泛应用。全株除刈割饲用外,是造纸和编织(编席、编帽子、编坐垫)的原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