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长沙开埠后,洋行、外侨蜂拥而至,建起了一栋栋“洋楼”,加之沪、苏等沿海地区商人入湘,长沙民居逐步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据1909年《长沙日报》载:长沙马太生绸庄“今夏改造新式样楼门面”,钧和绸庄“仿造洋楼”,湘南京帽靴庄建“以合新式洋楼门面”。可见民众开始模仿洋式建筑的一些手法。但纯粹的西式建筑却很少见,只是造就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公馆。这类建筑所作的改进主要有:天井平面布局更为自由,入口大门采用西洋古典的拱券式样,一、二层采用“券廊式”风格,壁柱柱头、墙面线角、楼梯扶手、栏杆花样等采用西式做法。住房讲究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分别建有起居室、书房、餐厅、卫生间、储藏室等。如唐生智、何键、李默庵、李觉等达官贵人的公馆都属于这种类型,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带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时代特征。
农村民居的进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城镇,由于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和农耕社会的封闭特点,以及“江西填湖广”等举族迁移开拓等历史原因,聚族而居,形成村落,在长沙地区较为普遍。后来随着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宗族界限有所突破,形成异姓杂处的村落,但仍保留着许多姓氏地名,如左家垅、陈家村、易家湾等等。长沙农村的大屋场常以地主大宅,或宗族祠堂为主体或中心,毗连扩展,甚至全村建筑排列整齐,紧密连系,巷道回环,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体。由于长沙夏季气候炎热,村落内利用敞厅、天井、巷道,加速空气对流,以形成凉爽的穿堂风。这种民居群落前面常设鱼塘,后面种植竹木,用以改善小气候。长沙县北山的常家大屋、金井的郑家大屋、浏阳县隆伏的沈家大屋等。都属这类村居群落。前两者已不复存在,而沈家大屋则由于浏阳开发较晚而有幸保存下来。沈家大屋占地13500多平方米,有永庆堂、师竹堂、德润堂、三寿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主体建筑,院中有院,天井穿插,亭廊相连,形成一个有17间厅堂、20处天井、30多条廊道、20多栋楼房、200余间大小房屋的古建筑群。
由于农村小农经济生活、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以及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农民建筑与城镇住宅形成明显区别。长沙农居大多依山傍水,少占良田,人居与自然融为一体,显示出浓厚的村野情趣。布局较为开敞自由,造型较为简朴自然,虽也以三五开间正屋为主,但厢房、披屋的配置因地制宜,不苛求对称,且多横向展开,以充分利用等高坡地。屋前多有晒谷场,屋侧、屋后多建有畜栏、仓屋。有的外加竹篱、矮墙、侧开槽门,更显田园特色。 近代长沙名人辈出,因此留下来的传统民居中,很多是名人的故居,这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时间越向后移,其价值也越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刘少奇故居、黄兴故居、谭嗣同故居,还有大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日又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一种资源。但由于受意识形态的束缚,许多“非红色名人”的公馆,有的被拆掉了,有的虽有幸保存下来,但早已改为办公用房或居民住宅。名人故居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愿人们善待它、爱护它、利用它,让其发挥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科学发展城市中的应有作用。 来源:《中国长沙——长沙老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