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anzhu 于 2022-1-2 17:26 编辑
农村土灶分普通土灶、节能土灶、热水土灶。 砖砌节柴灶(转)
垒灶
1、应根据当地的习惯和伙房的大小来确定灶台的方位,尽量做到出、入方便,布局合理(烟囱在房里左角,右角放柴草较好)。
2、备好砖400多块,土、白灰、沙、水泥、炉条(12~14圆钢,38~40厘米长6根,30~33厘米长6根)。
3、量出锅口直径,加上锅四周数字,里边30、外边12、左边12、右边20厘米,找出外角点和灰洞,加上小炒菜锅灶,排好第一层砖(图3)。
4、灶门上、下两块砖容易坏,尽量找好砖,最好用水泥垒灶门。
5、为了便于灶台面平,小锅灶门要比大锅灶门高6~12厘米(图1)。
6、用土填平6层砖,用麦秸泥或沙浆固定炉条,外边低于灶门1厘米,里边在第6层砖上外缝1厘米,越往里缝越大,里缝2.5厘米,炉条两头用砖压住(图6)。
7、第7层砖上留烟道口(图4),宽25厘米,垒圆锅堂,烟道口两边距锅边5~6厘米,左右两边和锅边垂直(图2)(图5)。
8、烟囱:一层4块砖(图1),缝尽量小,要严,每块砖要向里向下压实,直出房顶,房上高1.5~2米,房上用水泥或白灰垒制。
9、挤锅:在锅脐中心第7层砖上(图4),临时放一块半截砖,将锅放上,(这是小锅至9印锅的吊锅高度)。用瓦片或薄砖将锅挤严,上面距离锅边2~3厘米,可上水泥面或瓷砖台面。
10、烟道口宽,棚口不容易,应用铁棍或铁板担住瓦片。
11、套火:用麦秸泥制作迫火圈、回风沟,下部用些碎砖块,迫火圈与锅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和迫火圈的高低是根据烟囱的高低(吸力大小)来定,应试烧几次,看火的走向和迫火圈上烟熏程度来提高或降低迫火圈,开大或缩小间隙。
12、试烧前将掏烟灰口挡严,将小灶烟道口挡住(有插板较好),在大锅灶烟道口里边用柴草点一下火,使烟囱中的空气成热气上升,才能坐锅试烧。
13、烧火方法:长柴草在下边,碎柴草在上边,柴草尽量把灶门挡严,慢慢向里推进,炉篦上灰多时,用铁棍或木棍从柴草下边把灰拨到容灰台上,灰过多时应多拨弄几下,往灰洞中掉些灰,如烧干硬好柴草时(如玉米芯、碎木柴)。可用挡风板挡住灶门,不要从灶门口进冷空气,抵消热量。
14、清扫结灰:烧火时,吸力小,有些微倒烟现象时,下次做饭前需将锅搬出,将锅底、迫火圈、回风沟上的结灰清扫干净,将锅放到原处。3~5天就需要清扫结灰,较省、快,长时间才需要清扫,系间隙大、迫火圈低,又费又慢,应掌握在10~15天才需清扫结灰较好。
15、挡风板的制作:18~20厘米方,薄铁板去掉左下角5×5厘米,左边、下边向上弯成90度角即可。
节柴灶主要设计
1、灶体的大小和高度
高度50厘米左右,7层砖,一层面板。比炕少一层。
2、通风道的设计
通风道是指炉篦以下的空间。高度和宽度都可取锅径的1/4左右,纵深与炉篦里端相齐,根部可砌成斜面或圆弧形状,以增强进风效果。
3、炉篦的设计和安装
炉篦的间隙总面积与炉条总面积之比为1:1。以锅脐为中心,炉篦整长的1/5-1/3朝向烟囱,其余的背向烟囱。炉篦在灶门的一头高于灶膛里面的一头,成水平夹角12°-18°。
4、吊火高度
是指锅底中心与炉篦之间的距离。烧柴草14㎝-16㎝,烧硬柴12㎝-14㎝。
5、燃烧室
是指炉篦上方燃料燃烧的空间。围着炉篦上方砌成12㎝厘米宽,6-8㎝高的长方形,再往上则顺着锅的方向以渐扩形状展开,上口内缘与锅底之间留在5-6㎝厘米的间隙。
6、拦火圈
位置设在燃烧室上部和锅之间的部位。基本形状有锅底形和马蹄形。用粘土掺麻刀及保温材料和成的硬泥推抹而成。
7、出烟口
出烟口截面积略大于炉篦的有效面积。经验尺寸宽等于或略大于灶门宽度,高约等于灶门宽的一半。出烟口应位于灶膛的最高处,紧贴灶台面的下方。
8、灶门
灶门底部的位置低于出烟口3-4㎝。
省柴灶的建造
月牙型自拉风省柴灶
河南省镇平县推广的一种月牙型自拉风省柴灶,已在许多地方受到欢迎。它的特点是省柴、省时间,五口之家用这种灶做饭,每顿约需半小时。烧开5公斤水约用8分钟,耗高粱秆400克。使用这种灶,屋内无烟,灰尘少,干净卫生,操作也简便。特别是所用燃料来源广,柴、草都能烧,适合在黄河南北广大农村使用。
拉风灶型式多样,其中一种结构如下:
(1)炉篦子后沿正对着锅底中心,炉篦子前沿挨着灶门,约140毫米。炉篦子的安装要前高后低,高度相差约30毫米。吊火高度(锅底至炉南子的距离)100~120毫米。
(2) 灶膛的后半部设有拦火圈,正面呈月牙型,侧面呈孤型。拦火圈上沿薄,下边宽。这个月牙型是中部高,两端低。拦火圈的外径中部与炉壁距离50毫米,向两侧逐步减到30毫米;拦火圈内径与锅的间隙,中间5毫米,两侧8毫米。拦火圈的作用,是把火集中拦在锅底,使可燃的气体灶膛内得到充分燃烧,以提高热利用率。拦火圈可用粘土、头发茬或麻刀加入少量食盐水调合制成,以达到坚固、光滑的要求。
(3)靠烟囱自然抽风,烟囱高度应超过房脊。一般3米左右。砌烟囱要注意严密不漏气。
(4)灶门在不影响烧柴的情况下小一点为好,一般宽l40毫米,高140~160毫米。灶门小是为了减少外界冷空气的影响,便于控制灶内热量散失。
(5)下灰道,用于贮存柴灰和向灶膛通风。
安义省柴灶
江西省安义县推广的一种赣I型省柴灶。其特点是进柴灶口小,适合于烧硬柴、碎木块、树枝和锯末等。灶体保温性好,能充分利用余热。一般晚饭后将锅加满水,堵塞好地风口、进柴口和关好烟囱闸板,次日早晨锅内水温可保持在40℃左右。若按上述方法将做好的饭菜放在锅内,数小时后饭菜仍然温热。农村群众对这种能保温的节柴灶十分欢迎。而且这种灶清洁卫生,使用安全。
(1)灶芯呈葫芦状,分为三段,壁厚25毫米,用耐火水泥和谷壳灰制成(二者比例1:2),故保温性好,而且轻。灶芯底部斜插炉条,灶芯中部斜装一个进柴筒。灶芯做成葫芦状是使燃料在灶膛中得到充分燃烧,并让火焰直冲锅底,同时锅底下边有聚热反射层,使锅受热均匀。
(2)灶芯周围用谷壳灰填实,以减少热量损失,使升火快,省时省柴。
(3)进柴灶口不能冒烟。若发现冒烟,则是烟囱排烟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炉芯水箱节柴灶
浙江省富阳县一带推广一种炉芯水箱节柴灶,该灶的热效率为38%,比普通炉灶有明显节柴效果。此种灶内的零部件已商品化生产,农民可在市场任意选购。浙江省许多县都有大量推广,对减少林木砍伐起到了积极作用。炉芯水箱灶的水箱可用铝和铜制成,水箱连接一条腰带形水管,该水管装置于烟道附近,以充分利用灶火的余热将水加温。该灶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灶门面积14×14厘米;
(2)进风口面积14×18厘米;
(3)吊火高度14厘米。
省柴灶是按照薪柴燃烧和热量传递的科学原理设计的,与旧式柴灶相比,改革了炉膛、锅壁与灶膛之间相对距离与吊火高度、烟道和通风等的设计,并增设保温措施和余热利用装置等,以达到热效率20%以上的要求。省柴灶的特点是省燃料、省时间、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省柴灶包括手工砌筑灶和商品化灶。
1.按炉灶通风助燃方式,可分为自拉风灶和强制通风 灶。2.按炉灶烟囱和灶门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拉风灶和后拉风灶。3.按炉灶锅的数目分为单、双、多锅灶。
省柴灶的外部施工:
外部施工的第一步是砌灶体。灶体主要起保温和承担锅台重量的作用。灶体内径大小可以这样确定:即用燃烧室的内径加上燃烧室结构的双边厚度,再加上保温层厚度,三项之和就是灶体的内径尺寸。灶体外表应做得整齐、面平,以利于粉刷。
第二步是砌灶门。灶门的作用是添加燃料和观察燃烧情况,其位置应低于出烟口3~4厘米,若高于出烟口,就会出现燎烟现象。一般农户的灶门高12厘米,宽14厘米,烧草的灶门可大一些,烧煤的灶门可小一些。为了防止热能从灶门散失掉,灶门上应安装活动的带有观 察孔的挡板。
第三步是砌灶台。通常把灶台突出灶身4~8厘米,做成一种滴水边,既方便使用,又美化了灶形。砌灶台时还要注意内口留出3~4厘米,以便做锅边。
第四步是抹锅边。锅边是紧贴和托起铁锅的结构,常用硬泥或混合泥做成。一般大锅的锅边厚度为2.5~3.0厘米,抹锅边为2.0~2.5厘米,小锅、特小锅1.5~2.0厘米。抹锅边时,应边抹边用锅试,力求抹严、不跑气;锅沿超出灶面的高度要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便增大锅的受热面积。
第五步是砌烟囱。烟囱具有一定的抽力,可以保证燃烧室内进入充足的空气,并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到大气中。户用炉灶的烟囱高度在3米左右,出口内径为12~18厘米。在烟囱的适当位置上要设置闸板,以控制调节烟囱的抽风量,在烟囱的基部要留掏灰孔。如果采用预制结构烟囱,内径不得小于16厘米。一般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脊0.5米。
第六步是粉刷。粉刷要在炉灶测试合格以后进行,一般灶台面、出烟口等部位最好使用1∶3的水泥砂浆粉刷。灶台面如粘瓷砖,一般应在灶的各种性能达到技术要求且灶体阴干后进行 。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灶的内部施工往往相伴进行,这里主要是为了叙述方便将它们分开。
(1)砌进风道:风道的高度和宽度都可取锅径的1/4左右,纵深与炉箅里端平齐。其底部大多砌成斜坡式的,以增强引风效果。进风道应砌得坚固耐用,内壁平滑无缝,以减少进风阻 力。
(2)安装炉箅:安装炉箅前,先在进风道上量出锅底中心线,以此为基础确定炉箅的偏移量和倾斜度。后拉风灶的炉箅安装位置是以锅脐为中心,炉箅总长的1/5~1/3朝烟囱,4/5~2/3背向烟囱,炉箅的安装角度从外向里倾斜12°左右。前拉风灶的炉箅可以平放。烧柴草的炉箅要横放于灶膛,这样可以减少柴草的不完全燃烧损失。烧煤灶的炉箅可顺放 ,以便于清除灰渣。
(3)加保温材料:炉箅放置好之后,就可在周围填加配制好的保温材料,边加边捣实。材料种类因地制宜,一般选用草木灰、锯末、煤灰等,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矿渣棉和珍珠岩等。
(4)抹制燃烧室:燃烧室是指围着炉箅上方到拦火圈之间的空间,一般宽120~140毫米,高60~80毫米,其上口内缘与锅底之间留出50~60毫米的间隙。砌筑燃烧室除有条件的可用珍珠岩等商品材料外,一般宜用当地建材,如红砖、蓝瓦、混合泥等。在施工中,应将燃烧室的底面制作与炉箅安装结合起来,否则不但施工麻烦,而且整体结构性能差。
(5)砌拦火圈:拦火圈是燃烧室上部和锅壁之间的部位。其作用是调整火焰和烟气的流动方向,合理控制流速,延长可燃气体在灶内滞留的时间,以提高热效率。拦火圈的施工是在砌好灶体,抹制好燃烧室,充填保温层到燃烧室上端,并将填料压实抹平之后进行的。拦火圈可用黏土掺麻头或头发等材料制作。如煤灰50%、黄泥25%、水泥5%、头发或麻头20%,加食盐水少许混合。将拌合好的硬泥抹成锅底或台阶形初坯,其厚度不得少于4~5厘米。把铁锅放上去用力压一压,并旋转几下,然后取出铁锅,对初坯进行修整。拦火圈与锅底的间隙要严格控制,在靠出烟口方向留0.5~1厘米,然后向两侧逐渐将间隙加大,到出烟口对面为2~4厘米。
(6)砌回烟道和出烟口:回烟道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高温烟气在锅底周围回旋的路程和时间,以充分利用热能。回烟道有两种:一种是明烟道,即在拦火圈外壁与灶体内壁间砌成一深3~4厘米、宽5~8厘米的烟道,另一种叫暗烟道,砌在灶膛外面与灶体之间,一般深12厘 米,宽13~14厘米。
出烟口面积大于或等于炉箅有效通风面积。经验尺寸是:宽等于或稍大于灶门的宽度,高约等于或略大于灶门宽度的一半。出烟口应位于灶膛的最高处,其上沿一般低于锅台面3~4厘 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