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上) 主讲人:陈锡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关键词】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 包干到户 包产到户 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 城镇化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文化振兴 “三权分置” 【内容简介】 本讲主要讲解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经验和贡献,提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最初是农民的自主自发行为,但党对农民的创造始终高度关注,不断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和完善,并把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升为政策进行推广。 【大纲】 一、农村改革的历程、经验和贡献 二、为什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的历程 大家下午好,这个很高兴能到这个班上跟大家探讨一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个很大的题目。我想今年有个很大的特点,对农业农村来讲,第一个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第二个就是去年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在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那么我想围绕这两个主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做参考。 一个我想这个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可以说我们自从建国开始,一直是在探索,接近60年的时间。这个从起点大家能看到,就是我们到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前,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这个内容非常重要,大家都是了解的,但其中也讲到了我们国家建国以后,他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出了要使中国尽快的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现代化这个概念,通常来说都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追赶的过程中提出来这么一个概念。那么通常国际上实际上经常讲的是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其实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大概的内容差不多。所以建国之前我们就已经提出了要使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个过程。那么从建国以后,我们就开始探索这条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探索应该说比较艰辛,也比较曲折,有过很多错误,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大家都知道,建国之时,正好我们国家在老解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随着这个我们建国以后的第一部法律颁布,我们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那部法律开始,新解放区也开始实行土地改革。那么一直到1952年的年底,这个新老解放区,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在大陆这块土地上除了西藏之外,就基本上都完成了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当然就满足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夙愿,耕者有其田,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土改之后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特别是在粮食供给的保障方面,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我们1952年粮食产量就已经明显得超过了建国之前。建国前我们国家的粮食总产量的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的。历史最高产量是1936年,因为1937年就爆发抗日战争了,此后一直处在战争环境之中,粮食产量是比1936年是略有下降。1936年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是大约3000亿斤,国民党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统计资料。我曾经问过当初这个在国民党政府工作过的一些官员,我问他们当初粮产量里面是怎么个统计法的,也很有意思,他说当时帮助统计粮产量的主力人员,是邮局的乡邮员,每个乡村的邮递员他跑一条线路,长年累月都这么跑,统计也是凭他自己的估计,所以很粗。一般来说就是哪样作物,你这一下跑下来看这个播种面积和去年相比是增了多少,他增一层,一层有10%。产量涨了多少也是一层,大概就这么个样子统计。那么统计下来,就1936年量产量最高是3000亿斤。 但是由于不断的战争、灾荒等原因,到1949年我们的粮食产量大概是1936年的百分之75.4,大概就是3/4的样子,2300亿斤左右。那么到了1952年粮产就已经超过1936年水平,大概是3200亿斤。所以可见这个土地改革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在整个土改之前,就是新老解放区都算在一起。土改过程中国家有关方面做了一些测算,当时测算的结果,我们的土地分布大概是这样一种情况。大概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要占到整个农村土地的52%,在农村中大约有30%左右的农民是赤贫的,完全没有土地,他的土地都是租赁来,大约还有20%左右的农民自己有一定的土地,但是不够,所以也需要租赁一部分,就我们讲的佃农和半佃农,大概要占到整个农户比例的百分之五十二三,那么他们拥有的土地就非常少。那么地主、富农家庭生活要好的多了,所以他的人口要占到整个农村的百分之九,但是它占有的土地面积是全国的52%。那么土地改革这一看就能很清楚,自耕农基本没有碰他的地,就是把地主、富农的那部分土地,他9%的人口占有52%的土地,多余的那块要拿出来,那么这样就要拿出来40%多的地,拿过来之后就补充给那些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大概是这么一个格局。 那么拿出这部分土地,52%的土地,过去这部分土地的地租大约是700亿斤左右。那么土改之后,农民就不必交这份地租了,但是农业税他就要交。所以正是这样一种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改革之后很块就会发现,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贫苦农民,他缺乏资金,缺乏劳力。如果再有点天灾人祸,那么你分给他的这块地他就保不住。大家看我们这个的1950年通过的这个土地改革法,那是清楚的,第一次实行土地的农民所有,实际上就是私有。第二跟历史上一样,是允许土地所有权是买卖。所以土改之后很快就发现这种情况,但单量不多,但是已经出现有一部分农民就保不住他自家这块地,于是就出现了土地买卖,于是也就引起了中央的警惕。因为我们历史上从秦以后一直到土改以前,农村都是土地私有制,但是从来土地私有制,实际上这是一部分农民的私有制,一部分农民是没有地的,我刚才讲到,有50%以上的农民是缺地少地的。那么这种经济结构,他一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如果无地少地的农民太多,如果地租太重,那么就不断地引起农民揭竿而起。所以这2000多年土地私有制,实际上就一直伴随着土地的均分和土地的兼并这样一个轮回。农民这个起义爆发之后,或者是建立了新的政权,或者是被镇压下去了,但对统治者都是一个警告,就觉得这样的土地分配制度是不合理的。于是都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去实现土地的均分。但是均分之后,就是允许买卖的,那么过不了多久,他就又会逐渐的兼并。所以实际上土地的兼并和土地的均分在我们这2000多年上,一直是在上演着历史轮回。共产党手里能不能终止这种现象,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考验。实际上最开始的所谓合作化运动,一直过渡到人民公社制度和这个认识是有关系的。就在我们党的手上,停止土地的兼并现象。那么这条应该说是做到的,从制度上讲到现在,从建国开始搞了合作化之后,一直到现在没有再出现过土地被兼并的现象。这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根基。 农村改革的突破 当然之所以要把这个农业的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制度搞得这么严密,我想也有它的客观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建国以后学了苏联,学了苏联的所谓计划经济。那么从农民也就是各个生产队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收了之后你能留多少,卖给国家多少,乃至国家的价格是多少,都有我们的计划来决定,严密的计划经济制度,造成了农村这样一种经营体制。而另外一个方面很重要,就是建国初期,你不能不承认我们的粮食是不够吃的。尽管到了1932年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3200亿斤,但是建国的时候总人口是54000万人,大概在城镇居民中将近有8000万人,当时4800多万是农民,城市居民大概是7000多人。那么土改以后发生了两个大的变化,这个是以前没想到。第一个就是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又免除了地租。于是大量的农民过去是糠菜半年粮这么过来,没吃饱。自己有了粮,很多人家庭就是那我就自己多吃一口,一共就这么多粮,你多吃一口,就少一大截。第二个,我刚才讲到地主富农家52%的土地,其中富农有一部分地是他自己耕种的。地主的土地都是租给农民,富农也有一部分土地租出去。另外我们农村历来到建国初期,大概有6%到7%的土地,是那个时候也叫公有的土地。那就是庙产的,池塘的产业,农村私塾小学的产业等等。在他也叫公田,这部分公田也都是由农民佃农耕种的。那么很重要的就是叫你把将近一半的土地是租出去了。那么7%的地主和富农是要收地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主、富农当时在农村的一个功能,它起了粮食的归集作用,从一家一户分分散很细小的农民家里去收地租,最后把这部分粮食归集到地主、富农家里。这样粮商到农村去收购粮食就比较方便。地主富农没有了,所以在农村基层,谁上小农户去归集粮食,这个当时是一个问题,农民家里你说一家一户有点余粮也有限,几十斤、一二百斤,他说声不着急,他今天不卖他就不卖,一放放在那里。那市场上城里人等着吃的。那么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制度,这样一种状况,实际上就逼出了从1953年开始,搞粮食的统购统销,最后在逐步逐步扩大。那么陈云同志将当年粮食的统购统销是讲过的,他说我是前头挑着一副担子,前头是黄色炸药,后头是一黑色炸药,哪个炸了都不得了。因为城里人们没有吃的也不行,但是要跟农民强制收他的粮食,而且不能按市价,因为要按市价,这事就好办了。问题是统购统销就是要不按市价向农民要粮食,因为什么?大家看土地改革法很重要的一条,就通过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以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所以这统购统销制度不仅有一个归集粮食,尽量收上来,还有一大功能就是要把农业中的经济剩余转移到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所以他必须适用低价。那么当初我们为了搞建设,援助很少,苏联有一些单量是很有限的。那么你要保证工业化的资金从哪里来?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剩余用在建设上。那么从城里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必须实行低的工资制度,低的福利制度,这样才可能把更多的利润是用来搞积累。但低的工资制度低的福利制度,你要保证她的基本生活,那么必须要有一个低的原料价格制度。 所以农产品当然就首当其冲,你必须把农价压低了,那么你才可能有低工资,能让城镇居民过正常的生活。所以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当初的工业化战略,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靠自己,那这个历史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农民头上,所以要低价向农民归集粮食。所以刚才陈云讲,他说我挑的这副担子前头是黄色炸药后头是黑色炸药,收不上粮食,城里人饿肚子要出事,收上来粮食价格又不能高,那农民要打我们的扁担,怎么办?讲了半天就是实行统一收购制度,后来叫计划收购制度。那么就规定,你不许卖给别人,你必须卖给国家。卖给国家,这个价格是由国家来定的,那农民当然就觉得是吃亏了吗!但是当初除了这个办法,你没办法拿到更多的粮食,因为陈云还讲,如果能够按市价收购当然也可以,但是粮价一涨,百价都长,工资就要提高,预算就要突破,那就谈不上搞工业化建设,所以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就不得不采取的这样一个政策。那么所以我说到后来慢慢的走到集体化,而且是义无反顾必须走。最根本的原因,我想就这么两个。一个是关于土地制度,我们党深刻的认识到,农村的土地制度如果始终处在轮回兼并的过程中,这个社会是没法稳定,农民是会要造反的。第二个就是我们不仅要收集农民的余粮,而且要以比较低的价格来收集,才能支持工业化,就这样一步步就走到了现在。那么这些过程,历史学家还可以再去做分析,到底当初有没有别的办法,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是那么做对不对?这在可以去做争论,不去管他,我讲的就是这个过程是怎么过来。但是它确实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确实得罪了农民。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有一个问题,今天是要探讨,就是你废止了土地,因为我们土改原来说是废止封建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个话我们最后没有实行,跟这个土改法里头相比我们没有实行,那么为什么,我刚才讲到这两个原因,但是问题是集体的土地怎么经营这件事情还是值得讨论。那么我们在当时这个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之下,就认准了一个实理,就集体得地就得集体统一经营。那么这件事大家看现在的改革,其实改革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前年就是2016年的4月25日,在安徽省的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他讲话里面,他农村改革是怎么开始的?他说农村改革是从我们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这个调整是什么意思?就是只在改革之前,农村的土地只能由集体统一经营。集体作为一个经营主体,作为一个经营单位,由他来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认为这才是集体。 但是改革以后显然不是这样,改革以后是家庭去承包集体的土地来经营。那么在家庭承包集体土地这件事情,大家也知道,改革之前几起几落,有过所谓包产到户, 1956年就出现过一次,1956年是什么时候?1956年就是人民公社还没建立,全国实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个生产周期,1955年基本完成。但是1956年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就觉得这事有问题。因为到底付出了多少劳动,谁能给我评价,计量我的劳动,我们大伙一起去干这个活,谁出力谁不出力,谁在监督,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在农业中劳动的剂量和监督,这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比工业中不知道要复杂多少。那你解决不了,那只能是大概估,最后就是大锅饭。大家都是出功不出力,于是生产肯定是搞不好。那么当初就不信这个邪,就要想把它搞好,于是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定额、计工、包工等等的想了很多办法。 我当年下乡就是我去黑龙江兵团,这是农场制度,那铁饭碗跟农民还不一样。但是也有个劳动计量和监督,所以我在连队当文书当会计的时候,当出纳的时候,拿到的国营农场的劳动定额本这么厚,这么大的四大本子,因为农活有多少种你都说不上来。一个劳动力一天要干多少活,他都写的清清楚楚的,他就那样你还是干不了的,还是没法去核算,你比如说他有一项修渠道、挖土,那一个整劳力,应该一天挖土土方多少,六方土。就一卡车半的这个解放牌卡车,你得挖这么多土,我拿这个本就犯晕了,春夏天挖一方半土是没问题的,冬天上冻了怎么挖的动?晴天是挖这个样,冬天又是一个样,你这事你怎么弄的,你怎么给他评工计分?所以这个评工记分这个办法定额、小段包工、劳动定额这套办法弄的非常之具体。很多同学都知道,当年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到河北调查,在邯郸,在他专车上找了一批当地的市县干部、地县干部谈话,就听到这个会报,听完了之后,他老人家都弄糊涂了,所以他又批评说,你们这个定额制度是个繁琐,执行不了。那你执行不了,你没有办法准确的评价每个劳动力付出的劳动,你最后怎么给他报酬,于是大家就只能是我刚才说大锅饭,这成了集体经济中的一个顾忌,解决不了。 但是到60年代初困难时期,毛主席自己也发现这里有问题,于是派人去下去调研,那时候当然经济很困难,农村出现了所谓非正常死亡的现象,那么经过一番调查,后来大家知道1962年我们出台了人民公社60条。那制定那个人民公社1962的时候,毛主席看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他自己当然对农业也有很多了解。他讲的话是非常对。他当时讲,他说我们的农村制度里头存在着两个平均主义,一个平均主义它是因为生产单位在小队,小队就是我们现在的村民小组。但是核算和分配单位在大队,这是当时的体制。所以大队就吃小队的大锅饭,就造成了大队对各小队之间的平均主义,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小队是个生产单位组织的,但小队内的劳动者,你搞不清楚他每个人付出多少劳动力。所以他就说二个平均主义就小队内人和人之间的平均主义,大队内小队和小队的平均数,小队内人和人的平均主义,他看得很准很准。但是费了很大的劲,到60条出来就改了一个。改了一个,大家知道就明确提出人民公社体制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那就是把大对的核算和分配权弄到小队去了。大队内部小队,小队就不是平均主义了。但是小队内部的人和人的平均主义怎么解决?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包产到户,你不包产到户是解决不了的。因为没有办法有解决对农业劳动计量的。毛主席取得你要搞了包产到户不等于集体合作制不就白搞了,所以他坚决不同意。于是这个问题就留下了。就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那是目标就是奔着这个共产主义去的。我们1958年北戴河通过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的决定,那就那给人的印象就是共产主义不太远了。当时老百姓中有一句话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于是就提出两个平均主义,搞了几年之后就发现这个不行,所以毛主席提出要解决两个平均主义。 他当时这个话讲的很重,因为我们1955年开始,虽然不是人民公社,但是那是高级社,高级社已经土地集体共有,就开始评工记分,这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他就说关于这两个平均主义的问题,我们糊涂了六年之久的,第七年才清醒过来了,于是第七年就搞了个60条,60条解决了第一个平均主义,第二个平均主义他不解决,要解决了,就又回到家庭去了,他觉得这是有问题,坚决不同意,那么争论得很厉害的时候,就1962年的夏天北戴河会议,国内外形势都比较严峻,主席就借这个机会重提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所以这个包产到户,当然在民间极其起落段都下去了。那么这里头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土地是集体的,这个已经定了。但是集体的土地到底怎么经营?这个问题在当时实际上是讲过,就认为集体土地只能由集体统一经营,于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一直到改革开放,大家都知道其实三中全会之前,一部分地区的农民就率先搞了包产到户,而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搞的叫包干到户。那么我刚才讲到,为什么农民在那个时候,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把农业让他回到家庭。就是因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难题就是在农业的大规模生产中,你没有办法准确地对每一个人付出的劳动数量、质量进行计量,你也没有办法对它进行监督,成本太高。 所以为什么全世界的农业古今中外,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它就是因为只有家庭经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农民也一样,为什么让他回到家庭?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怎么对农业劳动进行计量和监督。这很多经济学家都谈过这个,这个问题要解决了,大概可以得诺贝尔奖。但它解决不了,没有办法弄。当然这是农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这里很复杂,我不展开讲他了。但是农民非常清楚,你想去解决两个问题,你哪怕搞到繁琐哲学,你还解决不了。于是说明这两个问题在现有条件是解决不了的。既然解决不了那农业怎么搞,最简单的你没有办法计量,你没有办法监督你就不要计量,不要监督。只有什么经营形式才可以不要计量,不要监督,而且劳动者人人那么卖力气了,就回到家庭,把农业经营回到家庭之后,两夫妻之间要什么计量,要什么监督,爹妈在前头干活,儿子女儿在后头敢偷懒,这就解决这事了。不需要计量,不需要监督,就可以把人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农民向往的家庭经营,他主要就是因为这个。那么1978年夏秋,各地陆续起来了,农民自发搞起来,这件事情现在说是创新,但是对当时的农民来说,那是他记忆中的事情,家庭经营他农民会不会嘛,所以要推广也很快。 现在我们都说小平同志讲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那么后人也有人做的评价,农村改革的序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的,对不对?对,但也不完全的。因为三中全会这个大家都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做的一个重大抉择。他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实可以说是为整个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但是全会总要有个结果,所以全会也有个决定,三中全会的决定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那么这个决定你现在到资料室就把它找出来,我也找过很多地方的资料室,很多资料室没有三中全会的决定,只有四中全会的决定,这中间也是有一点周折。而且三中全会决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叫原则通过,就还不是正式通过,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有意见的,还有不同看法。那么那个决定现在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三中全会这个决定好,推动农村改革,决定里有叫可以可以也可以这样一个一表述,那就是各地情况不同,你可以继续坚持集体经营,统一分配,你也可以实行小段包工、劳动定额,还可以按照劳动的时间来记工分都可以,所以他叫可以可以也可以,那确实给老百姓很大的选择权。但是非常明确的这个决定里写的,可以可以也可以下面之后就紧接着,就是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这是决定里写的清清楚楚,但是农民他是很有韧性的。我说为什么小岗三任总书记我都陪着去过。江总书记去过,锦涛总书记去过,这个咱们习近平总书记也去过,为什么需要到那里去?因为它这个包干到户不得了,那是真正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工作。但是农民是知道这个东西风险很大,他1978年底搞的时候,他是有20多年的经验记忆,谁要是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结果下场什么样他是知道。所以这18户这个小村子,在农民选择搞包产到户之后,把地承包到各个家庭,这18户人家是在一起签了个他们叫生死状,那个生死状现在的原件是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什么意思?就是三句话,第一,我们18户人家一致决定要搞包干到户。第二句话就是如果政府把我们的队长、副队长和会计,因为这个事抓走,那么这三户人家的子女由我们剩下的15户人家负责抚养到18岁,这么三句话,按下18个手印。所以农民凭着他的经验制造这个事是石破天惊不得了的。会出大事的,但是他就是要干。那么后来的结果重要的在于,干了也没出事,没有说是把他们的干部给抓起来。那么这个过程我想大家要深刻理解,就是党和农民是在互动中,农民开始干了,中央说不许,他就坚持这么做,你也没拿他怎么着最后,什么原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自身也在发生很深刻的变化。所以我说三中全会决定虽然讲了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但是你真干了,党中央经过观察调查了解,总结他们的经验,慢慢意识到这个事是对的。于是过了九个月,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份开,12月22日通过的那个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但这个决定是原则通过。到了1979年9月中央开四中全会,其他议题议完了,再来重新审议1978年三中全会通过那个决定,因为他原来是原则通过,总得把它变成一个正式通过的决定。正式通过的时候,把不许包产到户拿掉了。这就说明党中央认同农民的创造创新,向前走了。 这个里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要去理解,就是我刚才为什么特别强调小岗,党中央在农村改革问题为什么特别重视小岗?因为小岗改的那个东西叫大包干,或者我们叫包干到户,他不是包产到户。现在城里边很多同志不是搞农村工作的话,他经常一讲还是包产到户。而且一讲我们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还是讲叫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改过来了。包产到户在农村改革初期,后来很快都变成包干到户。 那么包产和包干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如果是包产到户,我承包的是什么?是承包的我包的土地上的产量,要联产承包,包的是产量,不是包的这个地块,地块你拿回去自己家里种,你得保证产量是多少。那么比如说我承包了集体十亩地,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地每亩应该打500斤粮,那就到年底我得交给生产队5000斤粮,生产队收了5000斤粮之后,再给我评估积分,参加统一分配,分我多少钱,分我多少口粮,如果说我打了6000斤粮,那么这个合同也规定集体和这个承包户有个分成制度,是五五开、是六四开、三七开,这叫包产到户。那么如果是包产到户,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个生产队作为一些基本核算单位,它仍然是存在的。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个制度是没有改变。包干到户是什么?凤阳的老百姓、小岗老百姓就三句话,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我自己的。那么同样刚才那个例子,我报了十亩地,那么生产队一算,这个土地每一亩公粮150斤,那你十亩地1500斤公粮给我,交到国家粮库去,就要交够国家的,生产队要有些公共开支修水渠等等这些要点钱,一亩地交50斤提留,那你十亩地交500斤。那么也就是说交够国家、留足集体,把这两块拿掉,剩下的打多少都是我的。我欠收了也是我倒霉。我增产了,我拿的有更多。 那么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党和国家是讲道理的,就是没有因为把土地承包到了你家庭,叫你交够国家、留足集体,所以说我就长了,你产量提高,我这个需要你交的公粮也在提高,没有这个事,这个我们这边是不动的。所以以后你只要有本事增产越多,你留的越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实行包干到户,才表明农村生产队集体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个制度是可以不要的。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就是人民公社制度是可以废除。
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农村的改革要向两个方向同时推进,一个是实行责任制,家庭承包经营。第二个就改革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最后就到撤社建乡。之所以能这样做,就是包干到户下的制度能证明不需要你中间来一成核算分配这个东西,没必要,完了20余人的公社制度也就解体了。所以包干到户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他很快在全国普及,于是就很快全国农村实行了撤社建乡。那要是如果今天搞到现在还是包产到户,那么人民公社就还在。所以从这个上讲,凤阳农民的贡献是了不得的,他那里建了大包干纪念馆,将总书记去过,胡总书记去过,习总书记去过一个村,当年只有18户人家的一个小村子。我1981年夏天在那个村子住过18天,他当时是八户人家,那听他们讲那个当初的那个事确实是也是惊心动魄的。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没发生。没发生,说明我们党比他们想象得大大的进步,很重要这个。
|